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

驻汉建筑央企为啥这么强?你知道有哪些吗?

2019-06-17 22:36:16

在建筑行业跑多了,就会做不同地域建筑企业的对比,但该不该聊武汉的建筑央企还真纠结了很久,不是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吗?

建筑央企在武汉的二级单位不少,中建三局、中交二航局、中铁大桥局、葛洲坝集团、中铁十一局、中国一冶等,从数量上看,逊于北京和上海;但从质量上看,并不比北京、上海的建筑央企二级单位差,驻汉的这些二级单位,真是个顶个的建筑强企,和成都、西安、天津、太原等其他城市的建筑央企二级单位比,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优势?

为啥武汉的建筑央企这么牛?我经常把这个问题抛给这些企业的领导,希望他们给我一些答案,一些领导告诉我,这个问题太突然,没有想过,一些领导在三杯酒下肚以后,谈了一些感受,综合起来大致是四点,是否正确,欢迎拍砖。



一是历史沉淀

在计划经济时代,中南地区布局的设计院和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放在武汉,今天总部在武汉的大型设计院、大型施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来到了这里,企业数量多、规模大,项目高端,各方面经验累积的时间长,使武汉聚集了大量的工程人才,积累了深厚的工程技术基础,比如:中铁大桥局,一直是造桥,尤其是铁路桥的翘楚;葛洲坝建造大坝的能力至今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;中国一冶在冶金领域积淀了深厚的底蕴。



二是走出去早,接触市场早

上世纪80、90年代,中国发展的热点在珠三角,湖北的建设任务并不多,大量聚集的大型建设单位,人多、没有当地政府的保护,在湖北很难拿到多少任务,这些企业当初的生存都非常困难,正是早期的生存困难,逼着这些企业要么走出去,要么转型。中建三局的领导告诉我,他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向深圳,创造了三天一层的“深圳速度”,造就了地王大厦的钢铁辉煌;也正是这个时候,由于内河航道和港口建设任务的不足,二航局开始走上了向大江、大海桥梁的转型之路。生存的压力让他们先人一步,市场的竞争让他们高人一点;没有伞的孩子跑得最快,没有保护的企业自身能力最强。



三是武汉高校多,为企业提供后备人才

武汉是继北京、上海之后的第三大高校聚集城市,有工程专业的高校众多,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湖北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工程专业都很不错,在这些知名大学后面,还有一批普通院校也为工程行业输送大量人才,每年毕业的大量新人,为驻汉央企提供了人员新陈代谢的基础;同时,这些院校也为驻汉企业的在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在职教育,帮助驻汉建筑企业提高领导者的知识水平。



四是湖北人的精明

“天上九头鸟,地上湖北佬”,这句话,既可以理解为贬义,也可以理解为褒义,它比较简洁、精准地描述了湖北人的特点,在中国、中国工程行业并不规范的商海里,湖北人的精明让他们既能抓住机遇、也能较好地保护自己。

上述四个方面的观点是否正确,是值得商榷的,但驻汉建筑央企强大的现象,还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。

via建筑前沿


最新新闻更多>

文件信息更多>

最新中标更多>